系友分享:學士班第19屆、碩士班第26屆施姿伊系友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經濟學系碩士班 現職: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共好 大學社會責任中心主任 |
熟悉的人事物、熟悉的制度,一樣的學位與專業內容,何不選擇自己習慣的環境與氛圍繼續奮鬥?這不是選擇安逸,而是經過多方評估,把所有可能造成的風險降到最低後,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安排。
以上這段,夠符合經濟學帶給你的思維與分析對吧?(挑眉
不瞞你說,當初我就是這麼想的!
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不經意的決定,或許是你未來道路上最關鍵的「助力」
正當揮灑著大三青春年華,開始習慣大學的生活步調,默默地受到經濟學薰陶之際,專題指導教授一句「有沒有興趣念碩班?」,即刻開啟了我完全沒想過的計畫。學校一直都鼓勵五年修讀學碩士學位的制度(至少從我入學時就是,但好像有點洩漏年紀:P),光是能善用時間比同屆同學提早取得學位這點,就已是一大優點。加上我是個風險趨避者,或許能考上台清交成政可以精進更上一層樓,但萬一沒考上呢?而深知自己不是個自律的考生,勢必要有從旁鞭策的力量,才能迫使自己認真準備考研究所這場硬仗,那一定得砸下不少銀兩……
是呀,多一年多一個學位,大學期間修的碩士課程又不計入學分費,還有機會擔任課程助教,CP值這麼高,何樂而不為呢?當下的我沒有想太多,只憑藉著一股「傻勁」就決定念研究所了,沒有心裡掙扎或過多算計,一切順水推舟順理成章,眼睛一眨就畢業了。其實想念書不用什麼多麼遠大的抱負或理想,只要自己想好了,就能隨時行動!我也是在畢業季找工作時,才發現學士和碩士的起薪和工作內容真的有差,所以別等到要補齊文憑才急著回頭念書,有時不是不願意,只怕事心有餘而力不足。
先別急著全球化,而是國際視野在地化
說實話,從大四開始一直到碩一,在兩年修習碩士班的課程中,只有一堂是中文授課,其他要不全英文授課(占比極高);或有教授體諒我們這些「土碩士生」,願意用一遍英文一遍中文的方式指導,而我的英語能力也是在這時期到達巔峰!我總是和學弟妹開玩笑說:「可以在東華經濟研究所體驗到出國留學的氣氛,因為課本講義上全是原文、黑板筆記也是英文,同學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生,唯獨只有教授說出來的話有機會是中文XD」
但人的潛力都是被逼出來的。我的英文能力不算頂尖,一開始上課顯得極為吃力,和同學討論報告,閱讀大量paper是必經過程,既然要獲得學位,一定會歷經這段磨練,否則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不管是碩班課程或撰寫論文,遇到撞牆期在所難免,原地轉圈一定沒辦法突圍,研究所要訓練的是獨立思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問海又深又廣,載浮載沉等人來救,估計會先溺水而亡,這時高度要拉高,別糾結在小漩渦內,主動出擊找同學或教授們討論,絕對是解決問題的一大方法。
有一回我印象很深刻,課本上出現一個完全無法套用在臺灣或一般熟知商業行為內的經濟模型,正當苦惱著如何消化報告時,同組的外籍同學的經驗分享讓一切合理化,在他們的國家如此的商社行為相當常見,有時只是地域習慣不同、消費方式不同、甚至是國家經濟體結構不同,衍生出千萬種商業模式。從平常互動的同學中了解全球經濟,勝過閱讀20本商業雜誌來得有益。
與其關心分數,不如學著培養人際關係
千萬別想著碩士班能學到更多更高深的經濟模型,或可以探究出堪比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原理,因為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歪樓
大多數的經濟學理論,在大學時期都學得差不多了,更多的是如何將理論應用在實務面,或是探討不同經濟模型間是否存在關聯性或應用實證差異,所以大學時期打下的基礎非常重要。
研究所同學與大學時期的同學組成極為不同,大多來自東南亞、非洲、中南美中等國家,能夠出國攻讀學位,在他們的家鄉,各個都是要角。在研究所的課程中,也有一堂課是邀集經濟學領域中的佼佼者前來專題分享,舉凡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產業面向等等,這些都是平常鮮少機會能遇到的大師級人物,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交流。哪怕未來求職生涯中,處在的企業或角色不同,接觸到的業務與人才需求亦有差異,善用廣泛的資源與機會,這些都將成為你的碁石與寶藏。
脫離學生生涯後,肯定會面臨更多現實問題,好好利用能恣意探索的時間,審視自己,充實才能,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隨時跳得更高看得更遠。我的經驗並不代表念研究所的全貌,若能讓你多一份參考,實則大大感激。人生的道路充滿十字路口,但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方向目標不變,轉個彎亦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姿伊 113/03/17